李娜回归家庭:原来生活,比拿世界冠军难多了(组图)

退役五年,前网球运动员李娜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仍然是跑10公里。无论是在家,还是出差住酒店,这都是雷打不动的习惯。“如果有一天不跑,惰性会越来越大,你以后就不可能再这么坚持了。”

跑步结束后,回到房间,把孩子们叫起床。

穿衣洗漱吃早饭,然后是一天的工作……


这是腾讯体育新出品的纪录片《娜就是我》里的场景,关于李娜退役后的新角色,乍看去,琐琐碎碎的。旁人也说,她这种生活节奏很辛苦。但她摇摇头:不辛苦。

那是她从小形成的生活习惯,也是从父母身上学会的教育方式:身体力行,做永远比说更好。


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这样每天带她晨跑。

武汉冬天湿冷,他们依然在凌晨四点起床,绕公园跑圈——一跑就是两年。

那是父亲在短暂一生里,留给她的宝贵礼物。

这份礼物,李娜想要传给儿女。

她和丈夫姜山时不时带着孩子们回武汉老家,让他们了解爸妈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。

“做了妈妈以后,很多事情是要做个标榜给孩子们看的。”

“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,但必须要坚持,不可以今天觉得这个感兴趣玩两天,然后明天就换,这样决不可以。”


这就是李娜。

曾经在球场上脾气火爆,身为人母后态度柔和了,但原则问题依然不会妥协。

“她的个性不是那么圆滑。”导演陈可辛评论道,“很多时候,尤其在中国,运动员、明星,都是和主流价值观很像,大家喜欢什么,他就做什么。那么,有一个人出来,她做自己,这就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。”

01

她的动力是什么?

陈可辛筹拍电影《李娜》历经四年。

很难,他说。最难的是剧本,他一直在找李娜愤怒的来源:

“每个人都一定要有一个动力,最后她能打到冠军,这动力是什么?”


导演陈可辛和李娜

她自己把父亲离世看作人生的分水岭,陈可辛并不能肯定说这就是答案:

“她苦吗?别人也苦,不是只有她苦。小时候爸爸就去世了,她也不是唯一一个……但是确实,这些东西累积起来,就造成了现在我们知道的李娜。”


少年时的李娜

父亲离世是1996年,李娜14岁,已经进了湖北省网球队,时常去北京、深圳等地集训,与父母几个月也不能见上一面。

父亲生病后,消息一直瞒着她。直到有一天回家时,看到花圈上父亲的名字。

多年后回忆起来,她仍然记得世界突然在眼前碎裂的感觉,灰蒙蒙的,失去了色彩。


李娜小时候在武汉生活的小区

无忧无虑的少女,“突然觉得,所有的事情,必须要靠自己了。”

那时她意识到,原来人不是“慢慢慢慢长大的,而是一天就成熟了。”


李娜小时候经常在这里训练

最初,打网球不是她的选择,是爸爸和教练帮她做出的选择。

最苦的时候,她想过放弃,觉得只是在帮爸爸完成心愿,只是被爸爸叮嘱着才坚持了下去。

直到爸爸走了之后,她才真正是想做好这件事,并无比强烈地想赢:

只有赢,她才有能力撑起这个家,还清父亲生病时欠下的医药费,让在天上的爸爸欣慰,“这就是动力来源”。

多年后,她在自传里描述过那种感觉:

“你对胜利的渴望,要像在沙漠中跋涉,濒临死亡的人对清水的渴望一样。然后,你才有希望。”

那之后的李娜,18岁立下目标,要打入“职业前十”。

2001年,她在中国的全运会上拿到了三金一铜的成绩。

2011年,在法网夺得大满贯冠军,成为第一个拿下这一奖杯的亚洲球员。2014年,再度拿下澳网冠军。

2015年退役;今年入驻国际网球名人堂。

梦想实现了,唯一遗憾的是:

每一次获胜时,她都在想,父亲看到这一切会是什么表情?

02

“你知道他理解你,你相信他承受得起” 父亲之外,另一个支撑李娜的男人是姜山。他们是省队队友。

他脾气好,爱笑,在队里扮演着大哥哥角色,但在女孩子面前闷闷的,觉得女孩子事儿多、没逻辑,很少和她们来往,唯独和李娜来往比较多。

“可能是他觉得我够自立、事儿少吧。”李娜在自传里说。

两人配对混双后,日久生情。

但关系的确定也不寻常:是直率的李娜主动示意,在情人节送了一盒巧克力给姜山,姜山接受了…… 很多人都对他们的组合羡慕不已:

事业与生活几乎融为一体,妇唱夫随;性格又互补,一个人的温和承住了另一个人的激烈。


2002年,李娜受不住身体磨损和对体制的失望,决定退役去读书。

姜山也一起去了,两人从队友变成同学。

2003年,李娜决定回到省队。

姜山也一起回了,成为一名教练,后来是她的专职教练。


从那以后,李娜在赛场上吼姜山的场面就广为人知了。

当她输球失利,他用武汉话提醒她,“你换个打法呀,打个直线撒。”

但说多了,她就爆,张嘴就吼出来:

“打直线打直线,你昨天讨论战术时不是说要打斜线?”

“嫌我丢脸你就滚出去!”

她气势汹汹骂他的样子,他可怜兮兮挨骂的样子,都记录在镜头里,被全世界的球迷看着。 她后来又澄清:“他吼我的时候,大家没看见罢了。”

她说他们是彼此情绪宣泄的出口,“只有最亲近的人,你才有安全感,你知道他理解你,你相信他承受得起。”

她形容他们的关系是“相依为命”。


多年后,当她第二次夺得澳网大满贯时,在领奖台上感谢他:

“感谢我的丈夫,现在他在中国比我更有名,谢谢他放弃了一切,陪伴我旅行参赛,成为我的练球搭档。谢谢你一直相信我、支持我,帮我收球拍等等,他做了很多事情。当然你也很幸运,娶了我。”


2012年,姜山被澳网评为网坛“第一老公”,战胜了全球体育界的许多明星。澳网给出的理由是:

“他经常受到大满贯冠军妻子的怒视并成为其发泄对象……李娜把姜山描述成一个可爱的老公和愚蠢的教练。此前,李娜曾多次炒过姜山的鱿鱼,但是却从未炒过自己的丈夫。”

如今,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起陪孩子。

面对镜头谈论当下,李娜说:

“这是我想要的生活,但是跟他(姜山)关系不是很大,只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算是正确的人而已。”

姜山笑,接茬道:

“莫谈爱情,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大家都是觉得现在生活不错,就说这是我理想的生活。谁能说我能把生活过成什么样,然后照着那个样子去过,那我佩服……那是拍电影。”

在电影《李娜》片场,拍完最后的镜头,她说“终于跟过去说再见了……但是回家还是姜山”

03

“每个人都得承担自己的选择,不管是好是坏” 纪录片《娜就是我》里,跟拍了李娜商讨运营网校,还和一群孩子一起训练。

她很快发现了问题,停下来讲话:

“不管你们知不知道下一球来自哪里,但是你们都要去准备,刚才基本上没有人去准备,打完以后直接就跑了……”

来这里的孩子,大部分都不会成为运动员,但李娜知道运动对人的影响,会远远超过竞技场。

就像她这一路走过的:

9岁,进入湖北省集训队。

每天一起床就想“马上又要训练了,又要挨骂了”。

15岁,得到去美国训练10个月的机会,一句英语不会,却要独自飞往彼岸。

又因证件缺失、语言不通被关小黑屋,错过转机。一个人在陌生的机场里找陌生人帮忙,才抵达得州的网校。

独自在机场坐着的时候,她看着外面的天空一点点从蓝变黑,眼泪无声地掉下来。

多年后回忆起来,她感慨:

“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,告诉那个在陌生人群中茫然无助的中国女孩儿:振作点儿,一切都会好的。但有时又觉得不必。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,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我的催熟剂,它们让我学会勇敢和承担。”

26岁,北京奥运会开赛前5个月,她被诊断出“软骨磨损,膝盖积水”。

面对保守治疗和手术,她做出了人生第一次豪赌:接受手术,即便出现风险,腿不能动。

奥运会后,网协允许她单飞,走上职业化道路,众人瞩目,也压力巨大。 “拿了冠军,大家都觉得你好幸运。”

“如果没有把握好自己,低潮就会一直伴着你。”

好在,每次低潮之后,她发现“就像蹦极一样,坠到底的时候就是开始绝地反弹的时候。”

“网球是一项非常孤独的运动,一场比赛,你要做出800次到1200次的抉择。都是你一个人在承担。”就像她在生活里经历的那些风波、为自由付出的那些代价,“每个人都得承担自己的选择,不管好或坏。”

2013年澳网失利后,她曾经想要退役。教练卡洛斯跟她说:

“如果你不想打,就别打。但如果你是因为今天过得不顺就想退役,那最好勇敢点。这只是一场比赛,你不能老是逃避问题。因为它们会一直缠着你,直到生命尽头。”

就是这样,在起起落落之中,李娜开始真正爱上网球,也逐渐不再被成败得失所困扰。

她说:“只有当我纯粹沉浸于网球本身的时候,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。不管我输或赢,每一次比赛,我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些新东西。我观察对手的成长和变化,在不断的实战中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,赢球并不是比赛唯一的意义。”
结束竞技生涯,走入日常生活后,不再像网球场上那般激烈,每一场都要分出胜负,但也没有更轻松。

孩子们陆续上幼儿园后,她前往商学院学习,和各路高管一起课堂讨论时,她自嘲“完全听不懂”。

但这是她选择的挑战。她不想走运动员退役就当教练的老路。

她在筹备网校,要考虑医疗、教育、成本,乃至南方多雨的环境,等等,也是千头万绪……

她曾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个家庭妇女,但又“不希望看到自己落后于时代”。

“生活多艰辛啊。”她感慨道,“孩子的教育问题、大环境,你都得考虑。”

她曾在自传里,谈到不希望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。

她说自己“长期在运动队,集体式的教育,导致自己做任何抉择时都总在犹豫,没有自信”,她希望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自由,给他们说“不”的权利。

但也是这些生活,让李娜更成熟起来。

母亲看着她带两个孩子,就像看到了李娜父亲的身影,“该严的时候严,该松的时候松,她爸爸也是这样。” 纪录片《娜就是我》从李娜做母亲的生活琐碎开场,又在抱着孩子的画面里淡出。她说:

“一路走来,我努力了,也尽力了。我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”

在影片中,你能看到她的自信、自卑、暴躁、平静、幽默、愤怒……

这都是李娜,是她始终在做的自己。

推荐阅读